【慢游莒县】沉潜·旧时光
来源:大众网 2017-06-26 17:31:00
一路风尘,到达已是傍晚。一脚踏进博物馆,一幅漫长的时光画轴,像撞上来似的,瞬间把人拉到久远的过去。
跟在导游身后慢慢走着,绿穿孔玉铲、鸟兽纹规矩镜、龙凤纹仪杖、裸人方鼎、双鋬白陶鬶……件件展品,烙印着时光而来。口中边默念着它们的名字,边想象着千年以前的古人用到它们时的样子。
他们那么真实的存在过,存在于我们现在正生活的地方。时光漫漫,虽然现在遗留下的仅是这一件件器物,但仔细听,就能听到岁月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祖先的回响。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当导游用职业性的解说口吻将眼前树立的这几座贞节牌坊草草地一掠而过后,程颐的这掷地有声的八个字,一直在脑海中,徘徊不去。
喜读《文心雕龙》,捧卷生香而字字珠玉。比起一觉醒来而名满天下的英国诗人拜伦,刘勰的成名成家来的那么坎坷。幼而失怙,很小就成为孤儿的他因家里太穷而终身未娶,一生与书为伴,因梦与孔子南游而发愤著书,终成一代大儒。他的成名成家,伴着孤独,也伴着洞达世事的智慧。
一个人大概是不能随便功成名就的。刘勰的一生,绝非字里行间的介绍那样简单。博物馆陈列的关于刘勰的资料极是丰富,他坎坷不顺的一生,他的《文心雕龙》,他与孔子南游的美梦和他最终遁入空门,屈服于南朝森严门阀等级制度的无奈,都一一被记录,被保留,被当作一份珍品供后人品读。
责任编辑:张希嘉
